【 世界告別金本位制的那一天 】

傑克大公
Sep 13, 2021

「匯率、資本管控和貨幣政策的決定,永遠都不是某個國家自己的事,每一次的匯率變動都會影響到來往貿易夥伴的利益和貨幣價值。」

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曼提出鼎鼎大名的「三元悖論」(The Impossible Trinity),清晰的描繪了這現象,他指出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完成下列三種目標:

  • 資本自由流動(Capital mobility)
  • 固定匯率(Exchange rate)
  • 獨立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Wiki上對於為何不可能,已有清楚的註解:

1. 資本自由流動X固定匯率 → 失去貨幣獨立性

在資本自由進出及固定匯率之下,政府無法固定貨幣供給,也不能固定利率,於是資本的流動將使利率趨向於國際利率水準,失去貨幣政策自主性。

像是香港允許資本自由進出,且港幣在1983年10月17日採聯繫匯率制度釘住美元,故香港的貨幣政策完全由美國主導。

2. 資本自由流動X獨立的貨幣政策 → 匯率無法固定

在資本自由進出且自主的貨幣政策之下,利率變化造成的資本流動會被匯率的反向變動所抵銷,使資本的進出不影響貨幣供給,因此國家可以擁有貨幣政策自主性,卻不能固定匯率。

大部分發達經濟體多採用此種制度,包括美元、歐元及日圓等。

3. 獨立的貨幣政策X固定匯率 → 資本無法自由流動

在上面兩個情況皆為資本流動造成雙率只能擇一控管,於是在管制資本流動後,便可控制雙率。

如亞洲金融危機後採金融鎖國的馬來西亞。

The Impossible Trinity

〖 國際貨幣體系演進史 〗

即使如此,穩定的貨幣價值與匯率可以提高各國民眾對未來的預期、經濟發展與經濟政策的確定性,且在國際貿易與金融的全球化,近百年來匯率已成為影響貨幣政策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多年來各國政府都渴望解決這難題,試圖透過「跨國協商」來找到一個固定的參考點、一個計價標準。

整個參考點的演變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時期:

Phase 1:金幣本位制

19世紀中至1914年一戰爆發前金幣本位制國際主流制度,黃金作為本位幣有無限法償能力,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成金幣,任何人都可以向國家造幣廠申請將其所有的黃金鑄造成金幣,或將金幣熔成金屬塊。

Phase 2:金塊及金兌匯本位制

一戰開始後,國際貿易進行大受影響,致使各國在將其貨幣兌換黃金時,發生困難,且由於世界黃金產地分布不均勻,金幣磨損等原因,金幣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逐漸被金塊本位制和金兌匯本位制所取代。

在金塊本位制中,可以兌換黃金的銀行券代替金幣,任何人都可以將所持有的銀行券兌換成等價的黃金。雖設有兌換上限,但一般人的財富很少會超出此限,這種制度可以舒緩黃金產量不足和損耗等問題。

金兌匯本位制也稱做「虛金本位制」,當一個國家實行這種貨幣制度時,需要將黃金存放在另一個國家或地區,本國貨幣與之實行固定比例率,只有當此國貨幣兌換成黃金存放國的貨幣時,才能再兌換成黃金,這是一種殖民地性質的貨幣制度。

Phase 3:美元與黃金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由於兩次世界大戰中金本位制的崩潰,為了加強國際經濟合作、重建國際貨幣秩序、恢復國際貿易的自由進行,1944年各國代表們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布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的華盛頓山旅館舉行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以建立國際貨幣與金融交易的標準和討論戰後重建問題,促成戰後世界貿易及經濟的繁榮。

大致三點結論:

  1. 各國的貨幣不准隨意貶值以維持固定匯率;
  2. 由美國領導盟國共同成立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兩大機構,來執行戰後的重建與發展計畫;
  3. 兩大國際金融組織也提供了「黃金與美元之間的固定匯率」,以應因世界黃金產量不足支撐國際金融體系中不斷增長的貨幣流量。

Phase 4:脫離黃金的浮動匯率年代

1960年代比利時經濟學家特里芬(Robert Triffin)提出了鼎鼎大名的特里芬難題(Triffin Dilemma),犀利地洞察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致命缺陷,這難題說的是:

當一個國家的貨幣同時作為國際儲備貨幣時,有可能造成國內短期經濟目標和國際長期經濟目標的利益衝突。

20世紀50至60年代,歐洲多國經濟漸復甦,並認為固定匯率對自己國家不利,開始換取保值的黃金,於是美國的黃金儲備開始大量流失,美元多次爆發危機,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停止按照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的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並加徵10%進口附加稅等其政策,直接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

1971年12月主要十國展開談判、簽署了「史密森協定」,協定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西方各已開發國家同意將自己的貨幣相對美元升值。」,另外四點是:

  1. 美元對黃金貶值7.89%,每盎司黃金的官價由$35提高到$38;
  2. 調整匯率平價,美元平均貶值10%,其他歐美主要貨幣升值;
  3. 非儲備貨幣對美元的波動允許幅度由正負1%調整為正負2.25%;
  4. 美國政府取消10%的臨時進口附加稅。

史密斯協議的效益很短暫,美元相對黃金的官價波動巨大,協約各國先後徹底放棄該協定,最終導致建立在市場供求關係基礎上的浮動匯率制度的出台。

Phase 5:現行的牙買加體系

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的會議上達成的國際貨幣制度的新協定,1978年4月生效,協議的主要內容有四:

  1. 取消匯率平價和美元中心匯率,確認浮動匯率制,成員國自行選擇匯率制度;
  2. 取消黃金官價,黃金去貨幣化,按照市價自由交易,取消各成員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各方之間用黃金清算的義務;
  3. 增加成員國的基金繳納份額,由292億特別提款權提高到390億特別提款權,主要是指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國;
  4. 特別提款權可以在成員國之間自由交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帳戶資產一律用特別提款權表示。

而其中最為跌宕起伏的故事,發生在1969年,後來成為美聯儲主席、時任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的保羅・伏克爾(Paul Volcker)在他的自傳《主席先生》中有精彩的紀錄。

透過伏克爾的敘述,讓我們從單純的理論層面,有機會從微觀層面一窺美國及各國所遇見的侷限,及各國在國際協商時的種種考量。

濃縮簡述故事,雅俗共賞。

〖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故事 〗

1969年1月20日,時任美國總統是尼克森,伏克爾剛走馬上任美國財政部貨幣事務副部長,才上任,就收到了一封來自季辛吉署名的「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七號」的文件,內容關於政府將成立一個跨部會工作小組,負責審視美國的國際貨幣政策。

當時的背景條件是:

  1. 美國的黃金儲備剩不到110億美元、對外負債卻是4倍(1960年是80%),通膨率超過4%。
  2. 歐洲各國經濟復甦(如西德),出口競爭力提升,進而累積大量貿易順差。
  3. 法國等一些進口多於出口的國家黃金儲備下降,開始停止出售黃金。
  4. 而在後來美國聯準會主席馬丁招開的緊急會議中,個成員國同意不再為了維護每盎司35美元的黃金價格而干預市場,但各國政府間交易仍維持原價,故發生黃金的市場價格和官方價格的分歧。
  5. 在利益衝突中,原本應該升值的德國馬克和應該貶值的法國法朗,都透過控制、拒絕浮動。

自由浮動

因應局勢,包含鼎鼎大名的經濟學家米爾頓・弗利曼(Milton Friedman)、當時有眾多學者主張無須考慮其他國家的意願,「應該建立一個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他們認為只有採取激進的改革,才能讓市場迅速有效的矯正國際收支失衡,並消弭各國貨幣間的分歧。

然而當時不論在美國或世界各國,支持乾脆放棄固定匯率制的人其實不多,其中包含反對最激烈的比利時央行行長,在一場不公開的會議中他這麼說:

「如果你們敢出去鼓吹這些彈性匯率理論,投機者將會拖垮全球貨幣體系,那麼,這一切就將是你們美國人的責任!」

1969年這一年裡,美國持續調升利率,撐起市場對美元的信心,但難以長久維繫,而當時的困局是…

大幅提高官方黃金價格是最簡單的解決之道,這能讓美國黃金儲備的美元價值立刻提高,但卻會讓與美國的兩個敵對的黃金生產國南非和蘇聯大賺一筆,且無法保證能實現美國的國內目標:美元貶值以促進出口、減少進口、縮小國際收支逆差。

再者,各國推測也會比照辦理,讓他們的貨幣貶值,三元悖論依然無解:依靠黃金和美元掛勾的固定價格,來滿足持續擴張的全球經濟所需要不斷增加的儲備需求,已經走到本質上的極限。

而剩下的選項是什麼呢?

漸進式改革

之於美國,是「漸進式改革」:

  1. 創造更多種官方認可的國際儲備資產,來彌補黃金和美元的不足;
  2. 鼓勵(?)經濟強勢的盟友(西德和日本)讓貨幣升值,平衡國際收支;
  3. 恢復國內物價穩定。

當時美國採取的措施包含啟動「特別提款權」(發行紙黃金)、「溫和緊縮的貨幣政策」,但這都不足以抵銷政府大量海外支出和長期資本外流,這是美國為了維持布雷頓森林協議最後的努力。

基於此,美國財政部確信自己不能等到黃金需求激增、無法滿足兌換承諾時,才採取行動,他們必須立刻著手改革。不久,當時的新任的美國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John Connally)在一次國際銀行業大會上對國際做出了宣示:

「能夠理解牽涉在內每一方都有不能讓步的立場,便是向找到解答的目標跨近了一大步。我深信這一點,所以現在我以不帶任何傲慢或輕蔑的態度宣布,我們不會貶值、不會改變黃金價格,我們會控制住通貨膨脹。」

這番言論,讓押注在美元貶值的投機者卻步。此後,美國經濟卻開始萎縮,失業率超過6%,通貨膨脹率則確實維持在4%的關卡。

體系崩解

1971年8月7日是重要的一天,美國眾議員銀行委員會主中亨利・羅斯( Henry Reuss)以參眾兩院聯合委員會的名義,發表了一份「要求改善美元匯率的報告」,文中特別凸顯日圓匯率的問題。

消息一出,市場投機份子開始活蹦亂跳,英國第一時間提出將美元兌換為黃金的要求,美元面臨拋售壓力,黃金需求即將陡增。

康納利和伏克爾立即面見尼克森總統,取得尼克森的同意,立即採取行動,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解的歷史性時刻到來,包含幾點:

  1. 美元、黃金暫停兌換;
  2. 官方黃金價格維持不變;
  3. 工資和物價強制凍結90天;
  4. 徵收10%進口附加費和其他特定貿易限制;
  5. 減稅和稅收抵免;
  6. 暗示物價控制可能性。

在徵收進口附加費的法源上,則結合了《1930年關稅法》( Tarrif Act of 1930)和《1962年貿易擴展法》(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做為法源依據。

延續至今

尼克森在8月15日正式發表演講,宣稱美國將「有魄力的領導」和「創造沒有戰爭的新繁榮」,人們的反應可以分為國內與國外。

-國內:他的話奏效了,美國媒體的報導焦點紛紛放在工資與物價控制,強調新制度會給企業帶來利益。

-國外:各國一片譁然,紛紛暫時關閉匯市

經過三個月的吵嚷,12月份尼克森安排了一連串的外交之旅,英國、法國、中國…等,而後才在1971年12月主要十國展開談判,簽署了「史密森協定」,協定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西方各已開發國家同意將自己的貨幣相對美元升值。」

而這個暫時性的安排,轉眼則在修修補補中(1978年的牙買加協議)延續了50年。

〖 結語 〗

回過頭來說明我寫這篇無聊的文章的原因。

讀到了一段講「貨幣」的文章,很簡略的下結論說到「市場上很難會有金銀短缺這回事兒,我見過的情況都是央行為了政府的問題資不抵債,開始擴張貨幣,而黃金儲備不夠。」

尊重原文的看法,但不認同,尤其從上面提到的簡略故事中可得知:過去在國際貨幣體系上,短缺的危機確實存在,且有著千絲萬縷的糾葛,且侷限條件包含本國相對於外國的經濟情勢、政體、執政者的政治形勢…等。

寫這篇文章讓我想起過去曾在《拿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的經濟學愛好者》中所言,許多仿間經濟論述常有「缺乏歷史脈絡」、「只從經濟考慮經濟」和「論述籠統、偏離實務」的問題,歸結上述三問題的根本是:

因不知背景與演進,故不知侷限,所以覺得事情簡單可見,論述淪為空談。

於此抽空書寫,雅俗共賞。

by 傑克大公

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置中的某天

--

--

傑克大公

莊園主,生意人,讀書人,努力平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