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間讀著經濟學家張五常最新的演講文,讀到他說「國際上的政治問題我不懂。從經濟利益那方面看我是懂的。」時,感觸頗多。
讓我不禁想起多年來閱讀經濟學的種種感觸,三點感觸最深:
1. 多數讀經濟學之人缺乏歷史觀
2. 多數讀經濟學之人的眼中只看得見經濟
3. 多數讀經濟學之人籠統且不接地氣
觀察與反思,長文闡述之。
A. 〖 缺乏歷史觀 〗
缺乏歷史觀聽起來很高級,但其實一點都不高級,說穿了只是三點:
1. 理解每一個理論誕生時的時代背景為何?
2. 理解那個時代背景正面臨的問題為何?
3. 理解當時的學者既有的知識體系有哪些侷限?
我們常會看到一些人擁抱著最新的結論,輕鬆批判過去的學說為胡扯。從現在的結論來看一點都沒錯,後者是對的、先人是錯的,只是這對於我們得助益極小,為何?
因為當你缺乏「背景理解、問題分析與瞭解侷限」的基本素養、而遇見時代的新問題時,你就會像你輕視的前人一般,試圖從舊有的理論中推導出解釋。
多數時候沒問題,但某些重大時刻終會失去解釋力,Why?
因為背景條件已大不相同。
怎麼說背景條件以大不相同呢?請想想,50年前的世界和現在的世界有哪裡不同?
在軍事、科技、產業分工、金融體系、國際資本流動、法規…等條件上,皆以大不相同,更不同的是國家發展階段與執政者的目標。
川普是一個好例子。
後見者會說:美國終究會有川普的出現,因為他們害怕中國的崛起。而川普的種種選擇皆違背了經濟學最基礎的比較性原理和薩米爾森的生產要素均衡原理。
然而他是不理性的嗎?
不,川普的出現正來自於美國的困境,是一種現狀的反應。
因此,簡單總結我個人非常推薦閱讀經濟史題材的書籍,主要的理由有兩點:
1.背景的問題
如前面所言,每個經濟學說的出現,都有其學說發展的脈絡及時代背景,他們幾乎都有「想要解決(解釋)的問題」。
因此,閱讀經濟史能讓你不單單從後見之明來審視學問,而是能看到他們的侷限。
2.侷限的理解
而看到侷限的重要點則在於:審視與發覺這個年代的背景與侷限。
而不至於拿舊學問胡亂套在這個年代,以致得到似是而非的推論,進而影響判斷。
基於上述兩點,我們才能讀懂各經濟學說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進而理解該怎麼將它用來印證、甚至實踐。
再淺談一下簡易的經濟學發展史作為上述的補充。(粗淺的瞭解,未必精準,請多包涵)
淺談經濟史
十八世紀末,為了說明貧富分化、道德低下的社會現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與《道德情操論》橫空出世,詳細為「他的時代」說明:如何治理英國這個帝國?他提出了「看不見的手」與「人的自私傾向」兩點,奠定了經濟學發展的基石。
但根本上來說,這還是一種思想類、無從驗證、有政治目的類哲學推論,可視之為政治學與社會學。
亞當斯密的學說,帶給了馬爾薩斯、李嘉圖、歐文、霍布斯、約翰彌爾等時代性學者的種種學說,對於社會、勞資的探討,但根本上來說,都依然是社會學的範疇,而後,因為勞工處境的困窘,馬克思的《資本論》誕生,可說是這一波社會經濟學的終結,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學說說明了當時的世界,即使他的預言從未兌現。
在經濟學走向社會學終結前,數學被大量運用進了經濟學裡,這也顯示出經濟學家的困境雨企圖:因為無法掌握侷限,過去的理論不斷被推翻,因此經濟學家們渴望在說明、解釋與預測上更為科學,像物理學一般。緊接著新古典學派創始人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為當代經濟學立下了發展根基,經濟學自此跳脫出了「政治經濟學」的框架,也因此,馬歇爾被稱為當代經濟學之父。
馬歇爾之後是凱因斯、熊彼德等大師,到近代有弗里德曼、阿爾契等經濟學家,殘酷的是變化多端的現實世界,繼續不斷推翻經濟學家的假說與模型,進而衍生出各種所謂的門派,然而,對科雪的嚮往仍繼續推動更多的經濟學家試圖利用模型與假說來實現解釋與預測這個世界,一步步貼近將經濟學推往為一門可驗證「科學」。
「科學」是關鍵字,既是經濟學的目標,也是經濟學發展中對於自身學術的定位,所以才有「經濟學是一門關於選擇的科學」的說法。而這個說法卻也無法在經濟學家間達到共識,有直接否定經濟學是門有解釋力的科學者,也有自信張五常的誑言:
「我認為除了解釋世事,經濟學沒有其他可取的用途。這裡的要點,是作為一門有公理性的科學,經濟學不僅可在事後作解釋,也可在事前作推斷。嚴格地說,有公理性的科學 — — 如物理、生物學等 — — 不僅可以在事後作解釋,也可在事前作推斷。解釋與推斷基本上是同一回事,正如牛頓的萬有引力解釋蘋果離開了樹枝會掉到地上去,事前的推斷與事後的解釋是用上同樣的公理,其準確性是沒有爭議的。」
一個經濟學,多種期許,這是複雜的社會科學的宿命。
B. 〖 手中握著經濟看什麼都是經濟 〗
「手裡握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這句名言說明了人的侷限性,經濟學的愛好者們也一樣。
我們都知道,夢想決定理想,理想決定目標,目標產生計畫,計畫需要執行。
經濟學愛好者們都認為經濟是最重要的事,這點沒錯,但請想想:之於不同國家的不同角色來說,他們的理想與目標都是一樣的嗎?而且這個目標不會變嗎?
事實是,各不一樣,而且會變得。
再舉川普的存在為例,他主張把製造帶回美國,原因正因為他發現製造是滿足就業、厚實產業結構、減少對敵對對手依賴的重要手段。這些都不符合經濟學思維,但符合「人們理性或非理性的需求」。
而迎合這樣的需求,也符合參選者的需求,故供需產生交集。這本身很不經濟,但就是確實存在的問題,謂之「人心」。
人心是非常不經濟的存在,因為自利、相對短視且充滿謬誤,然而這樣的人心卻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本質,滿足她不理性的部分、投其所好也是一種之於當權者的理性:維護權力的需要。
而這樣的考量,如果你用純粹經濟學來思考時,就只是可笑的謬誤,但對於當權者可一點都不可笑:他得維持權利,他得維持統治的安穩,同時他得發展經濟。
三者時常是矛盾衝突的,因此得取捨。
而這時經濟學家的解釋也是片面的,有經濟的合理性,卻缺乏平衡人心的顧慮,所以他看不懂當權者的言行。
「手裡握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
各行各業皆然,不可不慎。
C. 〖 籠統且不接地氣 〗
「籠統是遲鈍心靈的避難所。」亞里士多德的名言是大公我多年來牢記在心的箴言,而這句箴言印證廣大鄉民身上不說,在現今經濟學愛好者身上也一樣貼切。
許多經濟學愛好者會說:「我是自由市場的捍衛者,支持政府管越少越好,尊重市場機制。」
這個邏輯是正確的,也有經濟學家的理論作為支持,然而他卻是籠統而不可靠的,為何?
因為如同前一段所言,政府考慮的不只是經濟,還包含國際貿易的角力、企業的競爭力、社會的穩定度與選民是否支持政府,而這幾項都會回頭影響經濟。
再者,國家的經濟得利、不等於企業得利,國家的經濟得利、不等於每一個民眾都得利,選擇的背後有代價,如何在代價能夠承擔的前提下、利用輔助政策穩定社會,都是執政者面臨的複雜問題。
2008年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許多年對於美國帶起的QE有所批評,然而反過來問,如果當時各國秉持自由市場的理念、充分尊重市場機制,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呢?
金融危機的本質是信心危機,是人們對於自己把錢存放於金融機構或購買金融機構商品的信心,依照當時的脈絡,若政府不出手,這個牽連甚廣的金融危機極可能危及消費者的信心,造成銀行擠兌與一連串的銀行破產。
而美國銀行的破產,也會連帶國內與海外市場的資金周轉及消費市場需求,一環接一環,就像鞭炮一般爆下去。
如果沒有激進作為止血的話,這就是可能發生的事。
自由市場的支持者的看法也沒錯,雖然會爆,市場終究會調節回來,因此,何不讓他爆呢?
會這麼說的人,想必不太需要承擔爆的代價,這一爆,可會影響多少海內外家庭的生計,甚至撼動執政者最在意的執政權。
同理,這也是歐盟為什麼不得不就希臘的原因,憂慮連環效應。(雖然救的方式像是把希臘推進更深的深淵就是了)
於此小結一下,現在許多經濟學愛好者的論點籠統且不接地氣的原因是:
抱著籠統且邏輯自洽的學理洋洋得意,卻對於侷限條件缺乏深究的動力。
補充舉個例:
在成為大公前,面對「控制匯率就是不好」的觀點,我曾介紹了「控制匯率為什麼很不容易」的具體細節與邏輯,試圖從細節推論中讓對方知道:控制匯率未必不好,自由匯率也不見得就好,這都只不同經濟體的階段性選擇罷了。
即使對方顯然不想知道。(笑)
D. 〖 匯率怎麼控制?〗(籠統造成偏見的實例)
雞婆補充上一點,舉「匯率怎麼控制?」為例。
兩種匯率體制
世界各國可以概分為兩種匯率體制:浮動匯率 & 控制匯率。
浮動匯率國的通貨,可以合法且自由的在外匯市場上交易,因此這些通貨的價值由外匯市場決定,如美國。
控制匯率國的通貨,由於所有外幣都得透過該國的中央銀行交易,故中央銀行可以設定外國貨幣的價格,如中國。
我要談的是後者:控制匯率國。
匯率控制的邏輯
以最常被指責的苦主「中國」為例。
匯率是不同國家貨幣間的相對價格,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出口大幅成長,有大量賺得的美元回到國內時要換回人民幣。理論上來說,人民幣發行數量的增長速度沒有高於對人民幣需求的成長速度的前提下,人民幣本應升值。
可是,中國央行多年來把美元設定在較高的水準上,人民幣則被設定在較低的價格上,而中央銀行則透過以高於合理的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來達成這個目標。
比實質價格低且穩定的匯率,讓中國的出口充滿優勢,更促進了中國出口的蓬勃發展。
然而,出口蓬勃、美金賺的多的結果是:央行需要更多的人民幣來應付國內的換匯需求。而手段上,就是發行更多的人民幣,俗稱印鈔。太多鈔票流入國內,則導致太多的現金用來購買數量相對少的商品,價格會提升,故有通膨的風險。
中國央行常見的對策是出售債券給大眾、收回市場上的人民幣,以控制通膨的程度。
美元去哪兒
再者,中國央行管控人民幣的流出,這造成「流向中國的美元超級多,流向美國的人民幣卻少得不得了」,衍生問題是:滿手美元的中國央行該把這些美元放到哪呢?
央行一般是風險趨避者,故全世界貨幣最安全的去處,就是購買「美國國庫券」,俗稱美債。
購買美債雖然利率很低,但他有安全、變現容易的特色;而對於習慣「發債換現金」的美國政府來說,中國捧著大筆美金來買你的債券,實在是無法抵擋的誘惑。
所以中國是全球前三大的美債持有國。
中美黏滴滴
所以故事就變成這樣:
*中國出口商品到美國,賺回了美金;
→ 中國央行拿到滿手美金,向美國政府買債券,把現金送了回去;
→ 拿到現金的美國政府,用來支付行政費用、財政政策和福利政策等的資金需求
→ 更為暢旺的美國經濟體,則向中國購買更多的東西。
→ 相輔相成,真循環經濟:美國與中國緊緊綁在一起。
這時你想必會問:控制匯率這麼好,其他國家沒有考慮過嗎?
有,撐不住,例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苦主:泰國。
苦主的故事
泰國實行的是鎖定美元的固定匯率制,當時泰國景氣好,造成全球的資本衝進泰國,然而後來當外匯禿鷹攻擊、人們開始質疑泰國的經濟體質時,資本開始逃離泰國。
資本逃離泰國的意義是:泰銖需求減少、外幣需求增加,因泰國鎖定了泰銖對美元匯率,造成央行得提供更多泰銖來刺激需求,拉抬泰國的通貨價格,然而,當挹注的資金不夠時,泰銖也無法抑止資金逃出,於是泰銖開始瘋狂貶值。
進而成為席捲亞洲的金融風暴。
控制有成本
從這個例子上可以得知:維持固定匯率的成本非常高,多數時候只能在三種前提下得以實現:
1. 經濟體成長。
2. 外匯存底夠。
3. 該國能夠管控國內通貨的流出。
三者缺一,都有非常高的機率成為外匯禿鷹狩獵的對象;而上述三者,各個有成本,成本是題外話。
因此,中國這個獨裁專制的國家,不但是個徹頭徹尾的匯率操控國,而且還是個行之有年、幹得不賴的匯率操縱國呢。(笑)
小結
上述的例子說明了我在這個主題開頭所說:控制匯率未必不好,自由匯率也不見得就好,這都只不同經濟體的階段性選擇罷了。
然而若你不知細節與侷限,就容易陷入籠統的偏見中。
E. 〖 最後 〗
我這篇由張五常的演講所衍生的長文,目的不是要批判經濟學和喜歡他的讀者們,終究經濟學是多麽好的一門學問,大公的臉友中也確實有少數真強者,而我想要提醒的有三點:
1. 知識得知脈絡
2. 知識得知侷限
3. 知識得知細節
一句話總結則是
脈絡X侷限X細節 = 接地氣的知識
張老的侷限也是我們的侷限,由於我時常犯錯、陷入自己的思維陷阱,故不得不定時檢視自己,一次又一次敲碎自己的面子。
於此共勉之,也謝謝他的提醒。
by (總是作出選擇的)傑克大公
—
-张五常12月10日在深圳的最新演讲(全文)
→ https://reurl.cc/drgo88
-《諾貝爾殺了經濟學?談談我對於這些激烈評論的理解》
— > https://reurl.cc/anj0D
-經普書:
《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
《俗世哲學家:改變歷史的經濟學家》
《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倫敦政經學院教授,生動剖析經濟學家如何思考,讓經濟學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故事(3版)》
—